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第1/5页)
    第十一章    一个热情如火的美艳绝世的女人,跟一个血气方刚而又浪漫风流的男人单独相处,会发生的事太多了。    反正,太子从那天之后来得更勤了,甚至于专拣石崇不在的时候,一来就直接找绿珠去讨教了。    他们所谈既是国家机密,外人自然无由得知,石崇渐渐的也有风闻,但他只有装做不知道。    第一、司马峰是太子,是未来的皇帝,这个人他实在得罪不起,否则异日真个死无葬身之地了。    第二、他不能禁止绿珠去找寻一些新的刺激,因为绿珠对情欲的需求异常,已非他这个年龄的人所能支应。    第三、太子不会要夺走绿珠,只是悄悄地来亲热一下而已,这于他的利益无损而有益处…。    只可惜的是石崇有这个度量跟另一个男人共享绿珠,别的人却不能释怀于石崇与司马峰太过接近了,那对他们太不利了。    因为大权可能被石崇一个人抓去。    他们不便对付石崇,因为王浑跟石崇的关系还很密切,而且朝中受过石崇好处的人多,一时也动不了石崇。    但是,他们可以对付太子…    这两个人就是赵王司马伦和皇后贾南风。    由于太子是谢妃所生,对这位母后本已不大尊敬。贾后苦于自己无所出,为保全自己的地位,必须要立一个自己能抓得住的人来做皇帝,司马峰跟石崇结党。那是一件很不好的事。    因此,她利用一次机会,诸武将入朝述职,石崇少不了要在府中欢宴他们一番,太子自然也参加了。    这些武将一则可以接近太子,而太子也藉此笼络一下人心。两全齐美的事,自然是相处极欢。    贾皇后却趁着皇帝昏病不能视事的机会,发出一封旨意,说是太子私下与武将们聚会,图谋造反,连夜遣武士入东宫太子府,将司马峰擒入大牢,接着再度发表诏书,将太子废为庶人,远贬许昌。    没过多久,她为了杜患计,又再度遣人在许昌,暗中下毒,鸩杀太子。    这种种行动,在表面上看,是贾后的家族在发动,但实际上,每一步都得到了司马伦的支持。    可是贾后这一次却做得太明显而张扬了,她矫发旨意,无缘无故地废了太子,更进一步的毒杀了司马蜂。    更因为事情牵涉到许多的武官与军中的将领,还有朝中最大的家族之一谢族太子生母谢淑媛的家人。    这些人的力量是相当大的,再加上石崇的暗中策动,声势确实惊人。    贾后眼看着压制不了,只有向司马伦求教。    那也是赵王早先答应了的条件。    赵王倒是立刻发兵,率了自己全部的军队,直发长安京师,打着的是协同镇压叛变,清君侧的旗号。    跟司马伦对峙的许多宗室,自然纷纷地团结起立,以备对抗,可是司马伦没有对他们发动攻击。    他的部队长驱入京师后,第一步当然是将贾后的家族全部揭杀于市曹,而且将贾后也下狱赐死。    罪名就是擅杀太子,祸乱京都。    这一着太出人意料之外了,因为他是贾后最亲密的合作伙伴,也是贾氏一族的最大支持者。    这几年来,在贾后的明助暗援下,使他的势力日增,朝中再也没有人敢提削藩的事了。    许多他们的敌人都在看他与贾后会合后,会做出什么举动,而后大家也准备将他们围死在长安。痛加合击。    长安的地势虽合于兵战,但若落入四面楚歌的状况,却是大大不妙。    因为城中辟为帝都,人员幅凑,固增繁华,却少了生产之地,一切粮食蔬菜,俱仰赖四乡之供应,只要四下一围,长安即成绝地。    司马伦这一下子态度突变,是他的心腹孙秀献的策。    而这一手实在高明。    他当然是看准了贾氏的那一着棋下得太过火。已经激起了天下共愤。    好在司马伦是站在暗处,没有公开地站在支持贾后他立场,现在正好来一次投机的妙招。    既可拉拢人心,又得以独揽大局,这样的好事。又何乐而不为呢?    而且,事实证明了这次的投机还真砸谁了,他利用兵力的优势,一举而共吞了贾氏的势力。    王浑的相职在太子被废时,亦已为贾氏所黜。    而石崇见到时局不对劲,老早就摆脱了度支都的差使,而且远离了京师,回到他洛阳金水之滨的金谷园家中。    司马伦虽然满腹野心,但他知道此刻还不是登基做皇帝的时候,否则他将成为众矢之的。    放着一个傀儡的皇帝在朝廷上,多少总能发挥一点制衡之功效。    皇帝在后期的日子里,身体不好是事实,但那只是一种灰心与愤怒,那是受到皇后压制而激发的。    太子峰被废而后遭毒杀,皇帝苦在心里,眼泪往肚里流。    司马伦刚入京之时,他更感到绝望了,因为那是贾后一党的。    但他是个有耐心的人,不作任何表示,冷眼旁观,要看他们作何行动。    他心中雪亮,任何一个人想要顶下他的位子都不是那么容易的,至少他还有一批忠心的子弟。    但司马伦的表现却使他大感意外,尤其是铲除了贾后的势力,使他深感欣慰。    做了几年的皇帝,使他对人生的富贵荣华看得很透,,他已不想再掌握政权,但基于一种家天下的心理与责任,他不能把天下交在异姓手中。    司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