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二十六章活捉范增  (第2/2页)
败的英布军,狼狈地逃回营地。    亲眼见到英布军的惨状,义军越发的不安,整个营地都sao动起来。    至于帝尘军,在兵败之后根本就没脸回营地,现在不知道在哪个荒山野岭里躲藏呢。    韩信?    呵,不用再想了。    英布一回来,就赶到项羽帐外请罪。    可惜,他连大帐都没能进去。    暴怒的项羽,差点没将英布一剑给咔嚓咯。    无奈,英布只能跪在账外。    当天夜里,项羽召集各路诸侯议事。    各诸侯见到跪在帐外的英布,个个目不斜视。    有同情的,也有幸灾乐祸的。    所有人都清楚,形势对义军是何等的不利。    范增的运粮队伍,不日就将抵达巨鹿。安阳城一旦被占领,等若断了义军运粮的路线。    如此情况,实在是让人绝望。    大帐内,项羽脸色阴沉,环视一圈,咬牙切齿地说道:“就算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攻下安阳城。”    “诺!”    各路诸侯心里都清楚,此刻已经陷入绝境,唯有背水一战。    可惜,白起是不会给义军机会的。    次日,还没等项羽行动起来,棘原城内的秦军已是倾巢而出。大军在城外摆开阵势,对义军虎视眈眈。    秦军的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要拖住义军。    义军胆敢去攻打安阳城,就要面临上百万大军的追击。    要知道,安阳城可是有十几万大军驻守,要拿下安阳城,至少要派遣两三倍的军队,也就是二三十万的大军。    义军在兵力上本就不占优势,一旦抽调走二十万大军,如何扛得住棘原城秦军的攻击?    想想,都让人绝望。    一时之间,义军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各路诸侯又是紧急措施,商议对策。    这个时候,项羽已经无法一言而断兵事。    派遣英布军攻打安阳城,可是项羽的决策。在这件事情上,项羽显然是犯错了的,对秦军过于轻视,以至于溃败。    英布在项羽帐外跪了一晚上,都没能见到项羽一面。    明眼人心里都清楚,项羽才是真正的责任人,只是没人敢说罢了。可怜的英布,不过是成了替罪羊。    义军内部,暗生踟蹰。    时间不等人。    就在义军摇摆不定的时候,十万王离军主力已经抵达安阳城。    同一时间,禁卫师团按照白起的布置,悄悄离开安阳城,再次东进,兵锋直指范增率领的运粮队。    范增得到的消息,是秦军被困在棘原城,他哪里想到,会在半道遇到秦军的拦截。面对禁卫师团,运粮队只有乖乖投降的份。    楚军辛苦筹集到的粮草,反倒成了秦军的囊中之物,悉数被运到安阳城。就连项羽的谋士范增,都成了禁卫师团的俘虏。    对于范增,欧阳朔并不如何看好。    跟谋圣张良相比,范增作为项羽帐下的第一谋士,未免黯然失色。    范增不仅在政治远见上,跟张良相去甚远,在说服君主的艺术上,更是相形见绌。有人说,是项羽的刚愎自用,才导致范增的计谋无法实施。    实际上呢?    作为一名顶级的谋士,如果不能根据君主的性格,以一种合适的方式,说服君主接受你的计谋,本身就是一种失败。    范增喜欢倚老卖老,好奇计,却不考虑主君项羽的性格。两人碰撞在一起,自然就引起项羽的厌恶。    因此,范增是有智慧的,这并不假,但却不是一位合格的谋士。    真正合格的谋士,就不会提议立“楚王”,对项羽形成颇多掣肘,最后还让项羽背上一个“弑君”的罪名。    真正合格的谋士,就不会让韩信在项羽帐下得不到重用。    真正合格的谋士,在鸿门宴上,就不会搞那些弯弯绕绕,而是应该直接杀死刘邦,造成既成事实,项羽又会怎样呢?    真正合格的谋士,在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时候,就不会毫无察觉,没有去提醒主君项羽。    真正合格的谋士,不会在冠上“亚父”之名后,还让项羽厌弃。    望着堂下的老头,欧阳朔神情不定。    白桦开口说道:“无衣,你可想将此人收归帐下?”    范增是禁卫师团虏来的,自然由欧阳朔处置。    欧阳朔摇头。    “怎么?你不要啊?不要给我好咯。”    白桦闻言,顺杆子往上爬。    “想得美。”    范增可不是大白菜,欧阳朔自然不会轻易放手。    “那你是个什么想法啊?”    白桦无语。    范增在堂下,羞愤难当。他没想到,自己竟然这么不受待见。    “此人有大用。不要忘了,项羽帐下可是有一位神将。你想想,如果用范增去交换那位神将,项羽会不会答应?”    白桦闻言,给了欧阳朔一记卫生眼“无衣,你太坏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