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两百三十三章钓鱼  (第2/2页)
更厉害,尤其是那些新进归附大夏的官吏,就差跳出来骂娘了,他们不敢将矛头指向欧阳朔这位帝王,就拿姜尚这个靶子出气。    春节休沐期间,欧阳朔竟然接到六十余封对姜尚的弹劾奏章,气的欧阳朔压根痒痒,恨不得将这些家伙统统砍头。    最终,欧阳朔还是忍了下来。    欧阳朔要继续冷静观察下去,他知道,现在跳出来的,绝不是会全部,一定还有更多、更大的鱼,潜伏在水面之下。    欧阳朔需要的,就是耐心。    半个月的休沐,朝野上下,当真是热闹不已。    让欧阳朔比较欣慰的是,那些没被具现的大臣,也不全是反对之人,大致来说,那些支持,或者至少没反对设立大夏最高法院之人,可划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武将。    这也是最让欧阳朔欣慰的,整个过程中,欧阳朔甚至都没指示白起出面,整个武将集团集体失声,恪守职责,没有介入这一场大风波。    有如此军队,实乃大夏之福,欧阳朔之福。    欧阳朔一直恪守的军政分离,军队不得干涉政治的原则,在这次风波中经受住考验,结出了胜利果实。    第二类,就是皇朝旧臣。    以顾修文、周海辰为代表的原住民文官,以及以田文镜、范仲淹为首的早期文官,此番都无条件地支持朝廷的决意。    这也让欧阳朔很欣慰。    他们这么做,一则是对欧阳朔最忠心,是真正的嫡系;二则也是因为曾经跟在欧阳朔身边,受过欧阳朔的熏陶,思想比较开明。    第三类,就是真正的有志之士。    他们不仅不反对,甚至还坚定地支持朝廷,支持对皇权做出一定的限制,曾国藩、魏征、狄仁杰等人,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最让欧阳朔意外,也最不意外的,就是内政大臣卫鞅,此番立场坚定支持朝廷设立大夏最高法院。    要知道,一旦大夏最高法院设立,影响最大的就是内政院了。    卫鞅能不计较个人得失,只站在法治的角度,客观地评估此事,实在是让欧阳朔心中大慰,直感没看错人。    法家巨子,就是法家巨子。    …    朝廷开衙之后,这一场风波还未平息。    欧阳朔却是不准备再等下去,这一次,他不仅要设立大夏最高法院,还要借此机会,对大夏官场来一次自上而下的清洗。    姜尚得知,为难不已。    见此,欧阳朔宽慰说道:“阁老,如果时间充裕,朕也不想行此霹雳手段,但是现在已经是盖亚七年了,时不我待啊。”    欧阳朔当然急。    未来短短三四年时间,大夏既要继续开疆拓土,粉碎白银之手跟湛蓝徽章,还要在抵达希望星球之前完成内部蜕变。    无论哪一件,都是棘手之事,能不急吗?!    “微臣明白!”姜尚感慨点头,知道陛下的难处,决然说道:“还请陛下放心,微臣一定竭尽所能,调和这一场风波。”    “辛苦阁老了。”    望着姜尚满头银发,欧阳朔也满是感慨。    但凡是改革,就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总要面临各种风狼跟挑战。    “能为陛下分忧,是微臣之福。”    欧阳朔叹了一口气,摆了摆手,说道:“之前皇朝太顺风顺水了,也该革一革自己的命,否则的话,终究是个祸害。”    姜尚默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