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风云录_第六章风云再起第一节-第十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风云再起第一节-第十节 (第26/29页)

、武刚连弩车等大量军车。”

    天子疑惑地看看他,又看看皇甫嵩和卢植,问道:“爱卿说的是真的?”

    “当然。”王瀚说道。

    “你们为什么不告诉朕?为什么不立即下旨征调?”天子大声问道。

    皇甫嵩和卢植望着王瀚苦笑。

    “陛下,内郡武库的军械已经有很多年没有修缮维护了,能不能用,好不好用,我们并不知道。”皇甫嵩说道“另外,运输这些武器辎重需要大量的民夫,马车和钱财,但大司农除了王大人以外,已经一无所有了。”

    王瀚猛然撩衣跪倒,连连磕首道:“陛下,为了我大汉国的江山社稷,臣恳请陛下,再借给大司农十亿钱,以解燃眉之急。”

    天子嘿嘿冷笑,心痛地说道:“爱卿,你不把朕的万金堂拆掉,看样子是誓不罢休啊。”

    护羌中郎将李弘弃守三关,在洛阳引起了震动,弹劾的奏章和要求撤换李弘的呼声一狼高过一狼。

    同时,关于宗正刘虞和鲜卑慕容风互相勾结的事也在洛阳被传得沸沸扬扬。刘虞迫于压力,上表请罪,要求去官回乡。天子很生气,把刘虞叫到北宫骂了一通。天子说:“朕本意要迁你为太尉,但朝中有人作梗,故意散播流言陷害于你。爱卿忠心为国,朕知道,朕相信爱卿是清白的。”

    天子驳回刘虞的请罪表,依旧任他为宗正。

    司空许相、御史大夫杨秦,中常侍赵忠,张让等人纷纷上书天子,要求大将军速速率领北军北上长安,护守京畿要地,同时以车骑将军何苗代替李弘,速赴六盘山御敌。

    第一卷立马横枪篇第六章风云再起第十节

    大将军何进自从谣言四起之后,托病不再上朝。他听说司空许相等大臣奏请天子让其领北军北上,随即献请罪表,说朝野上下盛传他和西凉贼人有来往,和叛贼首领王国、黄衍等关系暖昧,此时自己不适合领军北上,婉言推脱。

    随即有大臣上书天子,说荥阳贼叛乱刚定,蚁贼尚在黑山猖獗,京畿一带不安全,需要北军镇守关东。假如贼人趁北军到长安之际再起战乱,则洛阳危矣。

    天子看到大将军何进的谢罪表之后,极为恼怒,劈手就把竹简摔到地上,愤怒地说道:“他身为大将军,掌四方征伐,不敢出战胡人也就罢了,竟然还敢厚颜无耻地给自己寻找借口。”

    随侍一旁的中常侍张让趁机说道:“陛下,大将军既然身体不好,难以承担征伐大事,不如让车骑将军何苗代为统领北军,先行赶到长安驻守。”

    天子想想也是。现在前线大军的军饷和武器都供给不上,假如皇甫嵩和卢植的担心变成了现实,关中和长安就会陷入鲜卑人的铁蹄之下。如果北军能够及时进驻长安城,虽然不一定能把鲜卑人赶出北地郡,但最起码可以在长安城外再筑一道屏障,以确保祖宗陵园和长安城的安全。

    何苗是何进的弟弟,都是一家兄弟,由他统领北军,谅大将军也不会不答应。天子随即准奏,下旨让何苗统军北上。

    弹劾李弘的奏章越来越多,甚至连永乐宫的皇太后都出面了。

    皇太后非常关心长安的祖宗陵园,一再询问天子西疆大战的事,告诫天子不要因为一己之私而坏了国家大事,其言下之意就是如果李弘不能胜任,趁早换将。

    听说天子有临阵换将之意,皇甫嵩和卢植大惊,极力陈说:“此时重责李弘,撤换统军将领,必将引发前线各级将士的怨言,军心一旦涣散则士气低迷,败亡之祸转瞬即至。”

    司徒崔烈和宗正刘虞、太常刘焉等人也上书劝谏天子,痛斥换将的错误举措。司徒崔烈说:“哪个大臣说要撤换李弘,陛下就让那个大臣去西疆统军,看看他有没有胆子去六盘山抗敌。”

    托病在家的大将军何进也上书天子。他说李弘弃守三关是正确的御敌策略,并无不妥之处。现在六盘山还在汉军手里,鲜卑人还在六盘山以北,距离长安尚有七八百里,有什么可担心的?以李弘过去的累累战功和以奇制胜的用兵之道,战胜鲜卑人当在早晚之间。

    天子给各种各样的说法吵得头晕脑涨,无所适从,迟迟不能做出决定。

    就在这时,皇后来找天子。她说自己的母亲舞阳君听说儿子何苗要出征西疆,担心他的生死,整天以泪洗面,不吃不喝,哭着闹着要自己来向天子求情,请求天子撤回圣旨,另行指派他人出征。天子被皇后纠缠不过,只好答应,但随即他就为如何找借口撤掉圣旨犯愁了。

    正好这时大司农王瀚怒气冲天地跑来找天子诉苦。他对天子说:“为了给李弘和董卓的十三万大军提供军资,已经耗尽了国力,现在陛下又加派五万北军到长安,这钱从哪里出?除非陛下答应再借给臣十亿钱,否则这五万北军还没走到潼关就要回头。如果陛下不借钱,臣看也不要杀李弘了,陛下先把臣杀了吧。”

    天子闻言大喜,连声说道:“算了,算了,北军不去了,就让李弘继续统军抗敌吧。”

    “那钱呢?”王瀚问道“钱还借不借?如果陛下再不借钱给臣,不要陛下下旨给李弘,他自己就会在六盘山自刎以谢天下了。”

    “好吧。”天子无奈地说道“十亿钱,再借就没有了。”

    **

    并州的告急文书送到了洛阳,黄巾蚁贼大首领张燕率三十万大军下太行,攻打太原郡。

    西凉的告急文书同一时间送到了洛阳,王国和韩遂、马腾的大军开始围攻翼城。

    洛阳的形势一夜之间突然紧张起来。

    “李弘虽然连战连胜,但每战都留下了尾巴。冀州大胜黄巾军,却让张燕逃回了太行山;翼城大捷,却让王国和韩遂逃回了湟中和陇西。现在这些余孽纷纷趁乱而起,渐成燎原之势,如何是好?”天子愁眉苦脸,喋喋不休地埋怨着。

    “西凉的事暂时只好置之不理了。”皇甫嵩说道“西凉的叛军目前人数不多,他们即使打下了翼城,占据了汉阳郡,但他们肯定无力继续攻击三辅。”

    “等到何颙赶到西凉之后,我们再看形势如何发展。”卢植说道“如果王国和韩遂他们顾全大义,愿意受抚,西凉的叛乱基本上也就平定了。”

    “去年李中郎到金城招抚边章和韩遂时,他们曾经提出了一个非常苛刻的受抚条件。”皇甫嵩叹道“如果这次王国和韩遂再次抛出这么个条件,恐怕何颙和他们很难谈成。上次李中郎挟大胜之后的余威前去招抚,叛军不敢不让步,但这次就不一样了。”

    “两位爱卿是什么意思?”天子问道“答应他们的全部条件?”

    “当然不是。”皇甫嵩说道“为了集中力量抗击鲜卑人,我们必须尽早解决西凉叛军的事。因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