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六八五关门十二 (第3/3页)
救,这也是他迟迟不想签署合约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现在,还有选择吗? “冯琪阁下,我们…”托洛茨基,全身冒着冷汗,目光呆滞的问道:“可不可以,继续按照…之前的约定?” 冯琪扫了眼施特劳,冷笑道:“但需要提高战争赔偿金额!” ====== 1916年第二特混舰队歼灭澳大利亚大舰队,消息甚至还未完全传开的时刻,著名的,也被后来俄国各界认为是俄国诞生以来,从未有过的一份丧权辱国条约,布列斯特合约正式签署。 列宁当时竭力表示沙皇时代签署的割让整个东中西伯利亚的合约比这次割地面积大了几十倍,但俄国各界并不认可,因为那些土地太荒凉了,根本不能和这次被割去的繁华之地相媲美。 虽然最终在新华和德国互相制约的情况下,托洛茨基艰难保住了土地的底线,但却因为新华从澳大利亚腾出手来的现实,被逼增加了赔款。 原本他不想答应,还了电报给列宁解释,可外界和国内情况已经危在旦夕的列宁已经顾不上了,在中德答应年限可以放长到2o年,利息也可以缩减一些的情况下,急于抽身的新苏维埃政fǔ答应将赔款从45亿卢布增加到了7o亿卢布,其中新华和德国各占25亿,剩下的2o亿将由另外三国平摊。 下午17点整,当托洛茨基脸色死灰的代表俄国在合约上签下了名字时,也意味着这场大战的转折点终于到来。 7月18日,参与谈判的各国政fǔ和议会以闪电般的度通过了合约,意味着布列斯特合约正式生效。 同天,英法美等协约国代表再次召开闭门会议,除了安抚浮动的人心外,也重申了将继续战争,绝不会向“独裁”投降的声明。 7月19日,布列斯特合约正式生效的消息传出,俄罗斯举国悲伤,各界纷纷谴责列宁和他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就连苏维埃内部也开始传出不和,被割地区更是出现了移民潮,甚至很多人开始转而支持俄国反抗军,也在这天,数以百万计的俄军开始撤出前线等待复原,可他们都不知道,他们退出战争换来的不是面包与和平,而是漫长和血腥无比的十年。 2o日,英法支持的杜鹤宁率先表示不承认合约,并带领25万白俄军队向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fǔ起全面进攻。 同日,英国驻喀琅施塔得要塞的军队向圣彼得堡起攻势,邓尼金和高尔察克汇合了从中亚前来的数万英军,率领总计15o万白俄军队也表示不会接受这份合约,向出卖国家利益的苏维埃政fǔ宣战。 21日,列宁在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上表演讲,要求苏维埃和红军团结起来,保卫新生政权,打败腐朽的白俄军队,建设美好的**国家。 25日,根据新华和列宁之间的秘密协定,25万愿意加入苏维埃红军的俄军俘虏在托木斯克被释放,从中亚开始回国,同时第三批2o万支步枪和配套子弹被交给了列宁的代表,同日,德国也将3o万俘虏和缴获的步枪和子弹交给了列宁。 历史总有惊人的巧合,1916年8月1日,新华参战整整一周年之际,得到了秘密支持的列宁开始率领红军回击白俄军队,俄国内战全面爆! 而对李默和新华来说,南北两个大门几乎在同时被关闭后,最后的战役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 8月2日,通过修复的西伯利亚铁路,西北军第一批两个6军步兵师开始回撤,根据总参计划,在年底前,西北军规模将从现在的115个师团,缩减到5o个师1oo万人,余下的部队是否继续驻扎,需要看俄国国内情况而定,他们将暂时驻扎在鄂毕河北方下游的萨列哈尔德,汉特、秋明,鄂木斯克和托木斯克。 在主力部队开始回撤的同时,12个国民警卫队师携带了5千辆冬季使用的雪地车等特殊装备,开始进入西西伯利亚,源源不断地越冬物资也开始加向西运输,同时总参和相府批准了3年5oo万戍边移民计划,并且开始利用战俘修建鄂木斯克至亚马尔半岛以东诺维港的铁路,根据这个计划,新华将在5年内建好这条铁路。 为此,新华帝国皇帝李默专程赶赴议会,详细陈述了他关于未来北冰洋展的展望,根据皇帝陛下的意见,新华将在未来15年内,沿着西伯利亚三大河流,勒拿河,叶尼塞河和鄂毕河,修建三条双线铁路大动脉,并在铁路尽头建立三个进出北冰洋的前沿基地,并要求这些海港基地至少可以供给5万军队和2o艘以上破冰船和巡洋舰使用。 不仅仅是政fǔ,科技部,船舶设计部也得到了专项资金,用于为三大基地建设中的采暖等难题进行研究,同时还将开始提前研究大型远洋破冰船和适合北冰洋水文条件使用的新型舰船和飞机。 8月3日,丝毫不知道俄国和外界生了如此巨变的尼古拉二世全家秘密抵达天津港。 。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