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寻宝神器  (第2/2页)
了一个高大的白茶树,周围是一片低矮灌木丛。    灌木丛是青冈木,也是山毛榉,这个木头木质非常坚硬,一般用来做锄头把之类把手,还有是木工刨方矩尺之类的工具,同时也是农村柴灶的主要燃料。    青冈林下出蘑菇,这也是农村孩子都知道的事情。    分开青冈林来到白茶树下,树根旁的石壁下面,有几株青青的植物。    这是几株兰草。    青翠的叶子油亮亮的,叶子不算长,面有轻微的小锯齿。叶片边缘有一圈金黄色的色边。间有几根金丝从叶底贯穿到叶尖,微微透明。    草根很粗壮,部分是灰褐色,部分面长着透明的水晶头,在腐殖土里欢快的吸收着营养。    两根嫩绿的花苔从草叶间直立起来,高过草叶,每根苔点缀着七八个花苞。    花朵呈淡绿色,已经开了两朵,通体全素,没有一丝杂色。    花瓣细长,瓣尖微圆,微微扭曲,如同龙爪。    空气弥漫着悠悠的兰香。    走近兰草,太极石又开始微微发热。    “哈哈,果然是宝贝,看来当年的决定是正确的。”李君阁蹲下身来,用手摸了摸叶片,让太极石平静下来,心里充满了得意。    当年李君阁在山里转悠的时候,在一处涧泉边发现了这几株兰草,当时觉得叶片那圈金边很特别,于是移下山来栽到盆里。    后来在渝州工作时接到老妈的电话,说是有兰商愿意出两万元收,问李君阁卖不,李君阁没有同意。    爸妈不太会伺候兰草,所以有一年假期里李君阁回来的时候,便将兰草移植到了这里,保持它的野性,让它自然生长。    几年过了,兰草从一苗变成了六苗,金边没有退化,而且复花了。    从花型的表现和太极石的反应来看,当年这株苗是留对了。    小心翼翼的将几株兰草放进空间内,李君阁开始呆在空间里发楞。    小岛的厘竹有些多了,李君阁将它们从岛移到大地,绕着清泉围成一圈。    竹林掩映着清泉,让灵泉边开始有了几分幽野的味道。    将荔枝树苗跟白茶树苗移植到岛,希望它们能快些长得高大起来,最好能成林。    不过望着兰草,李君阁有点纠结了。    如果移植到岛去增殖的话,可能会错过花期,而且兰草不一定每年都开花。    没有开花的兰草会增加买家的辨识难度,为了降低风险,买家给出的价格不会太高。    “现在是十点过,十二时辰是巳时,对应到岛的月份是六月。大不了我每天这个时候来看看。七八天里总有一两天会有花的,说不定空间灵异,天天都能看到呢?”    一咬牙,李君阁将兰草也移到了岛。    又转悠了一会,没发现自家山还有啥可以移植的了,几株稍有价值的老树,如那株老茶树,那是家里人都知道的,目标又明显,他也不敢乱动。    “算了,暂时这样吧,等抽时间进碧峰山一趟,那里面东西可多,还没人点数。”李君阁望着远方苍翠的大山,心里暗自思付。    回到家里吃过午饭,李君阁想起那天试竿时录制的视频,于是拿出“入魂”来,到院子里拍了不少特写,从竿稍,漆艺,玉口,竿插,藤编手柄一个不少。    还补拍了几段连接竿体的整体展示。    之后还找了两个矿泉水瓶子,用一段线连接到竿稍,拍了一个静力顶钓让水瓶离地的视频。    回到屋里将刚拍的视频和昨天拍摄的野外溜鱼的视频,连同竿子的特写照片一起导入电脑,又下载了一个视频制作软件,开始制作视频。    鼓捣了一下午时间,大致搞定,随便配一段音乐,将视频发送到自己常玩的钓鱼论坛里面。    他在论坛里的名字和微信里一样,都叫“在水一边”    他在帖子里写下如下一段话:    日本纪州和竿是驰名世界的顶级手工艺品,然而国作为产竹,用竹的最大国家,我们自己的制竿工艺却已经消失殆尽了。    所幸的是,经过十年时间的收集,整理,摸索,五溪河的匠人已经将我国制竿工艺复原了出来。    我们个人觉得,其选材,工艺,美感,性能,其实并不日式和竿差。    闭关十年,终至大成。    今天,我们觉得,已经可以将我们自己的钓竿展示给大家了。    所以发出这段视频,请大家欣赏品鉴,同时也请给我们提出改进意见,我们一定虚心接受大家的批评,毕竟艺无止境。    谢谢大家。    写完之后,便将视频附了去。    然后附了“入魂”的大致工艺流程,还有各节头尾长度,竿体直径,重量,重心位置等各种参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