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六十四章炼刀  (第2/2页)
覆土完成后,拿一根细竹篾弯成小圈,将刃口部位随意的刮出来。    待这一侧干掉,翻过来同样的方法处理另一侧,处理完毕后放龙窑烘烤。    趁烘烤短刀的时候,李君阁开始处理长刀。    同样的覆土方法,不过这次李君阁是把刀刃那一面敷厚,把锯齿那一面刮了出来。    将长刀放龙窑烘着,李君阁将包裹泥土的小刀送入了炉膛。    然后找来一个斜开口的竹槽,开口很长,底部离槽底有一段距离,可以盛放不少油。    将竹槽里外抹泥烤干。    往里边倒了半槽椰油,量好分量后,又将油倒入陶碗烧起来。    将内衣弄湿拧去水,折叠起来随时准备灭火。    待油烧热,小心地将油倒回到竹槽里。    这时候要块了,将竹槽架成微微倾斜,让下面的油变深,将刀片取出,刃口正向下方用切rou的姿势放进去,然后送入筒底完全浸没。    油立刻沸腾了,不过却没有着,因为刀片已经全部浸入到油里边了。    反复提起来浸下去几次后,将刀片移入冷油冷却。    等到将所有东西放置妥当,李君阁开始检查刀片。    敲去已成硬壳的覆土,李君阁可以看到小刀刃口处漂亮的烧刃花纹。    在砂石随意磨了一下,露出一些金属部位,李君阁拿钻头尖端在刃口边缘轻轻划了一下。    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反观钻头尖端,出现了一个小亮点。    钻头油淬后的硬度,李君阁估计在五十七度左右,那这把覆土烧刃的小刀,刃口硬度李君阁估计达到了六十!    覆土烧刃的精妙之处在于,刀刃冷却快,在刃口的钢铁内部会形成高硬度的晶相;而覆土厚的地方冷却慢,那里的最后形成的晶相不是脆硬,而是保持了韧性和弹力,使得刀子既坚且韧。    李君阁举着刀片仰天大笑:“成功了!”    这时阿音回来了,说道:“二皮,刀子弄出来了?”    李君阁笑道:“小刀弄出来了,恢复了硬度,消减了脆性,哈哈哈哈,老祖宗的覆土烧刃法,果然厉害!”    阿音说道:“快给我看看,哎哟黑不溜秋的,好丑!”    李君阁笑道:“这不是还没有打磨嘛,打磨出来厉害了,烧刃纹漂亮得不要不要的。接下来,看我给你变一个戏法。”    说完将长刀放入炉膛。    同时热油。    过来十来分钟,同样的手法,将长刀锯齿一面切入油,然后送入底部,同样提送几次,送入冷油凉下来。    然后将刀片取出来,哈哈大笑:“怎么样?这戏法厉害吧?!”    阿音看得一头雾水:“没看出啥啊,听见嗤的一声,然后油咕嘟咕嘟,然后,没有然后了…”    李君阁讶异道:“你难道没有发现,刀片从弯的变成直的了吗?”    阿音再一看:“哎呀真是的!这是怎么回事?”    李君阁笑道:“当年我大唐直刀闻名于世,日本人学去后,怎么都淬不直,变成了弯的,最后演变成了现在的武士刀。我刚刚是反其道而用之,解决了锯片弯曲问题,现在还得再次回火覆土烧刃,这次将间留厚,锯齿和刃部留薄,刮出烧刃纹来,不用切的手法,直插进油里再淬一遍,会得到外缘坚硬,茎弹韧的好刀!”    阿音摇头道:“你们男生,是喜欢玩刀耍棒,你去弄吧,我来熬油浇海水。”    将长刀重淬了一遍。李君阁又将阿音烧好的草木灰在桶里活水,滤出来一盆子,然后选了几块粗细不一的平整石头,准备将刀子打磨出来。    碱水磨刀不生锈,不像自来水,有时候磨着磨着锈迹出来了。    但这恰恰是高硬度钢的特征,不锈的那种,硬度能到五十六差不多歇菜了。    先粗后细,每一次都要磨掉一次的磨痕,还要保证刃线平直,这是个功夫活。    好在李君阁是磨刀的行家里手,以前在家没事搞镜面玩,三个小时过后,两把寒光闪闪的刀子在他手里出现了。    看着刃口波狼般的烧刃纹,李君阁心里得意非凡,手痒得都不行了。    取过在家里已经做好了刀柄,开始组装小刀,柄头宽度和刀片宽度差不多,李君阁将刀片插入刀柄的缝隙里,找来跟细藤丝密密缠,又拿竹片做了个刀鞘,装配完毕,喜滋滋地跑去阿音那里献宝。    阿音将刀子接过,拔出来一看:“哇!好漂亮!打磨出来面还有花纹!”    李君阁美滋滋地笑道:“这是烧刃线,将刃口硬度大大提高了,当然肯定达不到最先锯片的水平,不过韧性好,不用当心弄断了。”    阿音那手指试了试刀口,说道:“好锋利!”    李君阁说道:“这是切削刀,用来剖鱼剔rou片剖竹丝之类的可以,可不能拿去砍树剁骨头,用途不一样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