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  (第3/4页)
以免死了墓碑上不知该替你们刻上什么字才好。”    “哈哈!你老兄说的是外行话。”笔客也笑吟吟地说:“咱们这些不留辫子的玩命者,山死山葬,路死路埋,虫蚁不会为咱们掉眼泪,又何必在墓碑上刻上姓名,让未死的人呼天号地?”    “少和他们废话了,咱们走吧!”刀客不笑了:“再唠叨下去,一定祸从口出,被他们宰了才冤呢。”    “你走给佛爷看看?”哲巴活佛凶狠地说。    “哈哈!你仔细看清了,我在走呢!”刀客大笑,举步向前走,直向哲巴活佛面前闯。    “小心他的转轮藏中捣鬼。”剑客背着手叫。    哲巴活佛真听话,左手的转轮藏应声向前一伸。    糟了,刚伸出半尺,轮中的法宝还没施展,人影已经贴身。    刀客身法之快,骇人听闻,像是平空变化,乍隐乍现便出现在对方面前。右手一伸,便扣住了哲巴活佛握轮的左掌背,左手托偏了活佛右手的法刀。    噗一声响,哲巴活佛的下阴挨了一鞭尖,命根子成了烂rou,肾囊破裂。    庞大的身躯飞起,是被踢飞的。    原地屹立的刀客,狭锋刃不知何时已经在手。    “还有那一位上?”刀客沉声问,乃发出隐隐刀吟,像龙吟虎啸,像云天深处传来的隐隐风雷。    所有的人,皆吓了一大跳,法术通神的活佛,怎么一照面便完蛋了?    “刀客老哥。”剑客不住摇头:“你一出手动脚就有人死亡,再出刀那还得了?老天爷!你杀孽之重,愈老愈厉,真不得了。”    “情势不由人哪!剑客老哥。”刀客居然有闲心情说废话。    “你这一生中,到底杀掉了多坐人呀?”    “谁去记呀,老哥。大概,可能有好几百就是了。千军万马中,杀人如刈草,我不杀人就要被人杀,你叫我怎办?跪下来求天保佑?”    有人吹起法螺,传出告警的信号。    “天不会保佑我们。”笔客拔出魁星笔:“我宁可杀人,不愿被人杀。这些猪狗不知在这里做些什么勾当,杀掉他们!”    “你们最好赶快溜,逃命去吧!”剑客用悲天悯人的口吻说,但行动却相反,手一动剑已出鞘:“扬州十日百万尸,胡人杀人如屠狗;满腔热血洒山河,一剑光寒十四州。杀!”狼犬飞扑而上,尖牙森森伸向剑客的咽喉。    剑光疾吐,奇准地贯入狼犬的咽喉。    剑一振,人犬飞向扑天雕。    鹰爪斜移,避过犬爪,猛抓刀客的右颈。    “铮!”刀背震偏了鹰爪,顺势反拂,有如电光一闪,劈开了扑天雕的右胁。    刀光流转,找上了那位带犬人。    一刀、一剑、一笔,交叉冲错闪掠,如电掣,如雷轰,有若风卷残云,如汤拨雪。    片刻间,只剩下一个人了。    血腥刺鼻,只有一个人仍没断气,发出垂死的呻吟,是被魁星笔击中的。    一刀一剑一笔,分三方遥指着惊得三魂离xue的一个使虎头钩的大汉。    “饶我…”大汉崩溃似地叫号:“不…不关我的事,我…我只是一…一个领…领路的…”    “你是什么人?”刀客冷冷地问。    “我…我是鹰…鹰回岭鹰翔寨的无情钩…”    “哦:原来是鹰翔寨无情钩巴大寨主。”    “在…在下…”    “这些是什么人?怎会有一个喇嘛?”    “他…他们是…是三旗侍卫中的人。”    “三旗侍卫?”刀客一楞:“鬼话!可能吗?”    “我…我发誓,是的。这…这位喇…喇嘛,叫哲巴活佛,是…是三国师之一。”    “咦!怎么一回事?京都出了什么灾祸?”    “皇…皇上驾…驾临五台…”    “呸!原来如此。”刀客释然:“你们在干什么?”    “擒…擒捉魔豹…”    “哎呀!”刀客脱口惊叫:“张家全?”    “是…是的。”    “他在何处?”    “不知道。”    “不知道?你们满山乱找?”    “他身边有…有人,散发引…引犬药,狼犬正…正要带…带我们前…前往追…追捕…”    刀客瞥了犬一眼,摇摇头。    “天杀的!”笔客苦笑:“我可不是有意的,没想到这头猛犬禁不起一点,怎办?”    “只有靠我们自己找了。”剑客说。    “这人…”刀客用刀一指巴大寨主。    “你心软了。”剑客问。    刀一动,巴大寨主心中有数,猛地飞跃而起,跃上一株巨松的横枝,再次斜穿而起。    “上面!”上空传出剑客的呼叫。    巴大寨主的轻功提纵术十分高明,自以为已经又快又高无人能及了,没料到头顶上空竟然还有人比他更快更高。    他大骇之下,吸腹拳体向下落。    剑光疾沉,贯入他的顶门。    三个人利用尸体拭净兵刃上的血迹,谈笑自若。    “喂,怎么找?从何处着手?”剑客收剑入鞘,向刀客问。    “先察看踪迹再说。”刀客说。    “得看你的罗。”    “只有如此了。喂!笔客,你是觅迹的专家,还不帮忙我?”    “呵呵!我不急。”笔客轻轻松松地说:“急什么呢?反正又不是我神笔秀士的儿子。”    ***    千山万峦中的河流,有不夕小溪流从各处山谷前来汇合,流入一些峡谷,河床也因之逐渐宽阔。    最后,便会形成一条大河流。    这里的山峡逐渐开阔,中间已形成河流,河面已有八九丈宽阔,水色碧绿。    但相当急湍,陡落的地方飞珠溅玉,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