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八章受惊  (第2/2页)
这才半途出了事。    想想之前太太甩给她的耳光,如mama的嘴顿时闭紧了。    张氏道:“快,扶我回床上躺一躺。”    翻天覆地的疼痛传来,张氏捏紧了被子,她要将今天受的苦痛全都记在姚婉宁头上,将来要姚婉宁一一偿还。    她一定要…    …    张戚程冒着大雪去衙门里,要按部就班地安排去福建的事宜。    不管崔奕廷要怎么做,他已经杀了去福建办事的人。算账也算不到他头上,常人做事给自己留三分余地,他给自己留五分。所以才能平平安安到了今天。    “公爵爷,您听说没有?从京里搜出了几十箱从海上来的物件儿。”    张戚程装作十分惊讶。    “世风日下啊,太祖在时,别说几十箱,谁手上都不敢有一件,居然明目张胆地当做聘礼送出去。”    张戚程心里不由地一喜。    他本不愿意再动手,可是那些御史言官已经闻到了气味要弹劾崔奕廷。这样也好,让崔奕廷手忙脚乱。    不是他授意的,再怎么也查不到他头上。    崔奕廷在汪家、邓家头上做不出大文章。只会自己跌个跟头。    到时候就算皇上再信任崔奕廷,也要给文武百官一个交代,给汪家、邓家一个交代,还没有谁敢动私刑。锦衣卫也不能随随便便地抓人。    张戚程握住茶杯暖手。从开始的惊讶变成现在的老神在在,不管出了什么事都和他无关。    崔奕廷够狠。    他也有反击的机会。    “成何体统,大周朝竟然会出这种事,我等说什么也要将奏折递到圣前。”    张戚程看着一脸怒气的御史,今天他就坐在这里看戏,看看崔奕廷到底要怎么办。    “等到阁老们从养心殿出来,我们就将奏折拿过去。”    “成何体统…”    御史言官喋喋不休。    “太祖开始就没出过这种事。”    张戚程看着那些涨红了脸的御史,也难怪这些老头子会生气。勾结倭人是本朝从来未有的,如今勾结倭人的崔奕廷还去了福建诏安海盗。这简直就是要引贼入室。    张戚程觉得自己这些日子的辛苦没有白费,虽然有些波折,但是崔奕廷不能奈何他,他却能让崔奕廷吃到苦头。    御史言官斥责的声音让张戚程心里说不出的舒坦。    就是要这样才能出了他心头的恶气,去福建之前他就是要造势,让所有人都看清楚崔奕廷的脸面。    张戚程绷着的心弦渐渐地松下来。    “广恩公,您说说这件事要怎么办?”    旁边的严御史看向张戚程。    张戚程觉得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带着几分的同情和打量。    他因为崔奕廷的事在宫外跪了一晚上。    那时他丢尽了脸面,如今所有人应该能分清是非黑白。张戚程连连摇头“这件事我怎么好说。”    严御史看向李子年“李大人,您说这件事该不该请广恩公也上封奏折。”    李子年早就得了铁面御史的名号,凡事都不讲情面,可如今他与崔奕廷交好,他倒要看看那李子年要站在哪一边。    李子年仿佛很为难,半晌才道:“按理说,这件事不应该为难广恩公,”说着看了看身边的同僚“可也绕不过广恩公去,若是广恩公肯写奏本,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李子年是怕他不敢写奏折。    他不能就这样低下头,尤其不能在一个未及冠的崔奕廷面前低头。    他立下多少赫赫战功,怎么能屈辱在崔奕廷之下。    张戚程一股热血冲头,他已经将自己清理干净,没有什么把柄能让崔奕廷握住,所以不如先下手为强,免得被崔奕廷左右更加的被动。    张戚程站起身来“这件事我本不该沾手,可众位御史相信我,我也愿意详听此间来龙去脉,和诸位一起写奏疏呈给圣上。”    “这样最好。”    御史们顿时笑起来。    吏员准备好纸笔,大家围着书桌坐下来,张戚程坐在中间,准备听御史将整件事从头到尾细细道来。    只听到严御史道:“再怎么说也是官家子弟,竟然勾结贼匪劫内宅妇人的马车,一个是皇后娘娘的母家人,一个是勋贵之后,真是丢尽了大周朝的脸面。”    崔奕廷是先皇后的母家人没错,可怎么又提到了勋贵之后。    张戚程只觉得有些茫然,看向旁边的李子年,李子年仿佛早已经摆好了似笑非笑的表情,就等他望过来,然后好整以暇地冲他翘了翘嘴角。    张戚程心底顿时一片冰凉。    “诸位大人这是在说什么?”张戚程试探着问过去。    严御史莫名惊诧,向周围看了看,吞了一口吐沫才道:“是说,汪成礼和邓俊堂居然买通贼匪,劫了姚三太太的马车,如今证据确凿,要不是碍着两个人的身份,顺天府已经可以结案了。”    张戚程只觉得头顶响起了一记霹雳。    ***************(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