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五章垂死挣扎  (第2/2页)
里会不会觉得枯燥。    忽然想起一件事,婉宁低声道:“在福建的时候,二爷可在邓嗣昌的庄子上查到了一些马匹和刀剑?”    崔奕廷清亮的目光望过去,然后摇头“没有,怎么会这样问?”    婉宁就将孙二小姐的话说了。    崔奕廷微微思量“邓嗣昌不过是个勋贵,要说他谋反,并没有那个本事,除非…”    除非是靠着某个藩王。    崔奕廷微微掀起了眉角。    婉宁很想知道,他想到了什么。    “说起闽浙的势家和勋贵,我倒是想起一个人。”    两个人对视一眼,婉宁心里立即就有了答案“那个人不是被关在西门外吗?”    崔奕廷道:“先帝在的时候,端王在闽浙领兵立过军功,回京之后上了让沿海村民迁移的奏折。”    所以海商猖獗有端王的功劳。    仔细想一想。张戚程也是在闽浙一带立过战功,这些人原本都是在闽浙被提携起来的。    崔奕廷道:“如今皇上要整治闽浙贪墨官员,如果他们有这样的算计。如今也遮掩不住。”    …    “这根本就是挖了坑让我们跳进去,”淇国侯脸色铁青地望着张戚程“说是开海禁,其实是派人在福建清丈土地,我们还将精神都放在海禁上,如今可是被打个措手不及。”    听说崔奕廷纵着妻室在福建明目张胆的大收茶叶,又结交海盗王卢江。他们还以为握住了崔奕廷的短处。    其实,根本就是崔奕廷放出来引他们上钩的。    着实可恨。    从邓俊堂出事到如今,一连串的打击不停地落在他身上。张戚程只觉得胸口有一把刀戳在那里,让他喘不过气又撕心裂肺地疼痛。    闽浙多少年的基业,就这样要功亏一篑。    没有了闽浙的官员,少了勋贵的支持。他的大事就再也没有实现的一天。    张戚程的头发都竖立起来。    “内阁、都察院都不敢再说话。那些御史言官都因为海禁在宫门外跪过了,如今也不好再上奏折。”    他们将气力用在了不该用的地方,如今就等着让人随便摆布。    送走了淇国侯,张戚程站在院子里,怔怔地看着天空。    多少年的努力,就这样完了。    完了。    张戚程只觉得眼前一片漆黑,耳边传来惊呼的声音。    张家一片慌乱,张戚程的病又重了几分。满屋子都是他不停歇的咳嗽声。    朝廷上下如今是一片哗然,京里的市集却依旧热闹着。大量海上来的番货让人挤破脑袋都想要买到手。    这样的繁华背后,却藏着那般的谋算。    张传凌皱着眉头,听身边的小厮禀告“公爵爷已经病倒了,夫人让爷回去。”    他此时回去又有什么用处,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想要挽回已经是万万不能,他早就提醒父亲如今要休养生息,父亲对崔奕廷早就红了眼,顾不得其他。    这样怎么能成大事。    张传凌不置可否,问向随从“崔家有什么动静?”    随从道:“这些日子崔二奶奶让人买了些东西回去。”    张传凌道:“番货?”这时候还能像寻常一样买卖东西,仿佛个没事人般,也难怪父亲要上当。    随从点点头。    崔家二奶奶,这个称呼已经在他耳边变了几次,从姚家丫头、姚七小姐、姚婉宁到那个贱人、崔二奶奶。    不管是父亲还是jiejie,从前对崔二奶奶是毫不在意,现如今却是恨之入骨,这也是种本事。    这样一个人,不可能随随便便在这时候买些不打紧的东西。    张传凌吩咐“都买了什么,也给我买些送过来。”    随从应了一声,过了好久才将两样东西摆在他眼前“好不容易买到,剩下的都被崔家买走了。”    张传凌抬眼看过去,一朵脸盆般大小的花和包裹着绿叶的东西。    “这是什么?”    “听说是,”随从仔细想了想才道“玉蜀黍和…西番葵…那玉蜀黍听说可以吃,那西番葵就是摆着的花也没什么用处。”    既然没有什么用处,崔二奶奶为什么买这样的东西。    想要借着崔二奶奶揣摩崔奕廷,他现在却发现,根本行不通,这两个人脑子里想的事旁人别想挖出半分。    张传凌回到张家,张夫人已经哭红了眼睛,见到儿子又掉下眼泪“你父亲的病可如何是好,再这样下去,人只怕就要折腾垮了。”    病了并不一定就是坏事。    张传凌吩咐管事“父亲病倒需要静养,从今天开始,不管谁上门来,一律不见。”    *************(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