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84章大苞谷造就的奇迹  (第2/2页)
这才放心。    小葱又命请来了秋霜的父兄,一并带到梅县县衙,在县令的见证下,当场录了证词,盖上官印。    她将证词揣起来,命刑部派来的人先带这几人去京城,她却顺着梅河继续往下追查。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她不能陪他们回京,以防万一,先录下证词,也多一层保障。    当下,她沿着梅河一直走,既为了感受大苞谷当年的经历,也为了验证他说的真假。    老实说,这一趟走下来,她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除了从梅县城出来约二三十里地是平原,那河流很平缓外,进入山中后,河道上下起伏,左弯右拐,水流湍急。    若不是娘和香荽已经认定大苞谷就是玉米,她都要怀疑他在撒谎了。    “死小子,胆子比天还大。”小葱骑着马在山里穿行。心里唏嘘不已,越发心痛。    等河流拐出山,她们也轻易找到了大苞谷所说的那条通往他丢珠宝的枫林镇道路,因为出山后只此一条路。    白雪等丫头回望身后,都不敢相信地说道:“将军,这河…一个孩子不可能从这河里漂出来还能活命的。”    她们都担心张家被jianian人骗了。    小葱能怎么说?    她“唔”了一声。道:“上次回去奔丧,你们也见了桃花谷的河流,玉米小时候常顺着那河漂的,所以他有经验。再说,小孩子不比大人,身子轻,溜刷的很。还有,按他在刑部说的,那时候是四五月间。梅雨季节刚刚开始,河水没这么深。”    最后一句话似乎说服了几个丫头,她们不再言语了,几人直奔前方小镇。    到了小镇,打听永平十五年,一个骑着狗的小孩子的事,也没费多大心力,就查问出来了。    因为大苞谷当年挥金如土的豪气行为。让小镇崛起了几位土财主。听小葱问起这事,人们回答的那个熟练啊。都传神了,比戏剧话本还离奇。    也因此,连大苞谷在包子铺买包子喂狗,和为了让狗喝汤,跟卖包子的大婶买了个碗的事都问出来了。    小葱精神振奋自不必说,四个丫头都眉开眼笑地赞道:“三少爷太厉害了!”    她们总算相信大苞谷是真的从那条河逃生了。    娘嗳。就算现在让她们去漂一趟,她们也不敢。    小葱亮出了身份,加上她另派刑部的人去当地县衙请来了县令,跟在梅县一样,很顺利地取得了证词。并将这一帮人都请去京城,承诺玄武王府决不让大家白跑这一趟。    能跟玄武王府攀上关系,大家欢喜还来不及呢,更何况那几个土财主亏得大苞谷才发了横财,然后才发家的。听说真相后,早把他当恩人了,巴不得从此跟着他混才好。    于是,小葱此行圆满成功,于七月中旬带着一帮人回到京城。    **********    再说板栗,将北方的事安排后,于七月初和葫芦各自带着四万人回京交令。    为何带这么多人?    是为了换防。    自从永平十八年末,荣郡王谋反一案后,朝廷制定了新的规章:京城的龙虎禁卫,每隔三年,就跟边疆驻守的禁军调换一批。    一来保持军士的战斗力,省得他们被京城的富贵温柔乡给磨得没血性了;二来就是为了防止谋反。因为换防的军士都是从各军各营中择优抽调出来的,谁想收买他们,可得费一番心力。等收买了,又被换防了。    葫芦趁机将小叔青山和刘井儿都换了回来。    他们刚进入飞虎关,就接到张槐派人送来的信。    板栗看后,急忙跟葫芦商议后,当即悄悄派出几拨人,分别前往荆州白凡处,以及溟州东罗府等地,监视白凡的同时,也彻查海盗的事和陈家过往。因知道小葱亲自去了梅县,那里就没派人去了;又有张杨和黄豆在查童侍郎的老底,他也没管这狗官了。    安排完这些,板栗命大队人马随白虎公缓行,自己则带着一千铁骑,快马加鞭奔向京城。    一路上,他不住回想有关白凡的一切,这个人,到底想干什么呢?    真是大jianian之人,为何这么多年,不见他有任何动作?    还是他已经动作了,自己没察觉?    又或者,他还在暗中筹谋?    思之不解,他心下不耐,越发恨不得一步赶到京城。    张槐谨慎,并未在信中告诉他谁是真玉米,只说闹得轰轰烈烈,连皇帝都插手了,让他留心言行。    因此,板栗对家中的玉米也是疑惑万分,他不信一个孩子能伪装得那么好,逃得过自己兄妹和爹娘的眼睛;还有那个陈离,在刑部二次堂审时,比白凡多说了许多内容,可是问及当年那个黑匣子,他却回答不出,这也奇怪。    他几乎可以肯定,那个黑匣子就是玉米藏起来了。(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