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霸主争霸  (第1/5页)
    第三十一章 霸主争霸    易寿尚未会意,讶然问:“咦!把染工带来了?二哥,咱们要在此地加开染坊不成?”    古禄嘿嘿笑,说:“不错,在此地开染坊,这样,才是名正言顺地地道道的宁国绸,宁州-布。”    “这…”“这里人工便宜,就地加工,你知道要减少多少成本?从此地直接发货,要减少多少开支?”    “也好,本来,咱们早该将染访建在此地…”    “染坊是建在此地,但不是咱们鸿泰的。”    “什么?”    “那是姓熊的染坊。”    “什么?”    “他们在芜湖的仓房与店面,皆已筹设妥备。上下江的货船,皆由江南船行承运,上至湖广,下迄扬州。你满意了么?”    “这…这…”“我已打听出来了,此地染-空布的第一名手老丁,流落南京十余年,他已经回来了。”    “真的?我怎么不知道?”    “你不知道的事多着呢,蠢材!姓熊的将厂房的生财工具,皆悄然装箱秘密运来,你却在做梦,一口咬定他要开笔肆。”    易寿脸色泛青,切齿叫:“好小子,他胆大包天…”    “不是强龙不过江,他已存心和咱们鸿泰抢饭碗,如果没有三五分把握,怎肯冒险?”    “老天!咱们…”    “咱们还来得及。”    “大哥一到,咱们立即动手。”    “二哥之意…”    “咱们先下手为强,给他来一记绝户计。”    “绝户计?”    “把运送染工的船…”    “对,妙极了,一不做二不休,把姓熊的脑袋也给故下来做夜壶。”易寿恨愤地说,不愧称绝秀才。    “这得等下一步。现在,你赶快召集人手,事不宜迟,咱们不能让染工船到达。”    熊家的店后,建了一间阁楼,上面不分昼夜,皆派有监视鸿泰动静的人。鸿泰派人召集爪牙,怎瞒得了监视人的耳目?    三艘快船急急离开了码头,鸿泰的爪牙出动了。    但在半个时辰前,一艘渔舟已先下放。    宛溪下流里余,在城东北会合句溪,流经敬亭山东称为敬亭潭,北流二十五里是油榨沟,汇合双溪水,再往下,便是与南犄湖会合的河口。以下,便可以航行大船了。    运送染工的船,轻快地越过河口。后面,小渔舟缓缓追随,但上面除了艄公之外,神秘的搭客已经失踪。    船舱紧闭,舱面只有六名船夫,哼着俚曲,篙声有节拍地起落,船缓缓向上航行。    距油榨沟约里余,上游三艘快船鱼贯向下急放。第一艘快船的人,在百十步外便大叫道:“鱼潭河泊所的公差,奉命巡江,来船向右岸靠,接受检查。”    接着,红旗向右挥。鱼潭河泊所在城东北的三汉河口,经常派小船巡江缉私防盗,所有的民船官船,皆不敢抗命。    船向右岸靠,右岸是一处芦苇丛主的荒坡,三两座上阜起伏其间,蔓生着一些荆棘和小树。河岸平坦,芦苇并不密,正好泊舟。    船靠上滩岸,三艘快舟也傍左右靠上了。    五个青衣跨刀大汉,飞隼似的跃上了舱面,为首的人向惶恐的舟子叫:“叫舱内的人出来接受检查,快打开舱门。”    舱门拉开,里面踱出三个中年人。    为首的人穿青长袍,方面大耳,留了三增长须,背着手含笑问:“船家,怎么啦?”    “河泊所的人要检查。”舟子惶然地说。    中年人打量着五大汉,问:“公爷,检查什么?”    “你们从芜湖来?”为首大汉问。    “是呀!”    “有多少人?可有路引?”    “且慢!”    “什么?”    “河泊所的公爷,该穿公服。河泊所的巡河船,也不是你们这种小乌篷。你们…”    “少废话。”    “咦!你…”“把里面的人全叫出来。”    “我们都出来了,就咱们三个人。”    大汉一怔,举手一挥。另一人抢入舱内,不久急急钻出说:“里面没有人了。”    中年人呵呵笑道:“船上本来有十二个人,他们在南湖口登岸起旱,这时恐怕已经到了府城啦!”    大汉怪眼怒睁,怒喝道:“说!那些人是不是染工?”    “是呀!是染绸缎绩罗的染工,都是些艺自家传,学有专精的染匠,还有染花的特殊艺技呢。”    “你是什么人?”大汉厉言问。    “我?搭便船的。”    “你认识熊慕天?”    “熊慕天?没听说过…”    “你少给我装糊涂。”    “咦!你这人怎么啦?火气好大…”    “闭嘴!”    “这…”大汉扭头向同伴叫:“咱们上当了,把这三个混帐东西带走。”    上来三个大汉,伸手便抓。    中年人大喝道:“住手!你们干什么?”    “干什么?哼!不久你便知道了。”    “你们是强盗?”    “呸!闭嘴!狗养的…”    中年人沉下脸,从容地说:“老兄,别出口伤人,在下不希望与你伤和气,你们走吧。”    大汉巨手疾伸,抽向中年人的左颊。    中年人手一抄,便擒住大汉的腕门一扭。    “哎!”大汉狂叫,屈腰转身,但仍不甘受制,扭身时左肘凶狠地后撞。    可惜仍然无用,中年人左掌飞快地抵住了对方的左琵琶骨,轻轻一推。    大汉向前一栽“砰”一声仆倒在舱面,挡住了另一名同伴,跌得七荤八素。    同一期间,另两位中年人一声长笑,四手一分,便擒住了另两名大汉,抛死狗般抛过船,一名中年人大笑道:“乖乖地回去,叫你们的东家收收心。”    有人呐喊,有人拔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